企业动态
数智赋能 | 中研院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窥数智世界,见玻璃乾坤
来源:中研院 发布时间:2024-11-08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数字经济,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化转型是必答题,而不是选择题。“数智赋能”专栏,引导和呈现各企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效。
在国家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基建的背景下,中研院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肩负数智赋能的重任,打造凯盛AGM工业互联网平台,涵盖十一大行业九大领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并成功获评国家级跨领域跨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以“玻云见智 工赋未来”为使命,从玻璃新材料行业出发,聚焦智能制造与产业数字化升级,创新场景应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行业与区域的广泛落地应用。
知行合一 脚踏实地
锻造“三链融合”数字化平台体系
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基于中研院“创新链、工程链、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和信息化建设的内生需求,创新“平台+横向链式管理+纵向深度应用+数据驱动”的数字化平台体系,围绕产业链、聚焦价值链、深化场景应用,挖掘数据价值,着力打造中研院数字化平台体系。在推动传统玻璃制造业向现代制造服务业转型发展的同时,不断深化自身数字化转型,积累“从量到质”的转变,催生更多的“新模式、新业态”,为企业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物格而后知至
淬炼“AGM智能工厂”标杆产品
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基于行业数智化升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需求,围绕生产、设备、质量、能源、安全,建设数字化应用和智能化场景,构建玻璃行业“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智脑双核,一是链接人、设备、原料、操作、产品等要素,实现效率、质量、能源三大管理核心透明化;二是基于全流程的实时感知,打开“成本黑洞”;三是应用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实现过程管控的全局协同。
平台团队目前正结合玻璃新材料行业特点,面向设备预测性维修、热端工艺与质量寻优,推动AI联控产品研发和智能环保岛场景,加速实现全流程、多场景智能化升级。
赋能园区“智改数转”
打造区域“工业大脑“
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团队帮助蚌埠市高新区规划建设园区平台,创新“一区一业一样板”的园区赋能模式,以优质的数字化咨询诊断与落地服务,切实提升了园区数字化管理水平,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改造。截至目前,蚌埠市高新区平台已高分通过验收,获评省部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示范项目。团队下一步将加快推广标杆示范作用,加强区域制造业智改数转推动力度,支撑区域“工业大脑”建设。
该平台建有园区经济运行分析、一企一档、能耗监测、行业大脑、园区推广等模块。
1.“行业大脑”:基于平台实现硅基新材料产业监管监测、实现产业上下游数据智能流通;
2.“经济运行数据采集”和“一企一档”:基于物联网平台实现园区内硅基新材料产业企业设备运行动态数据、企业生产经营数据和企业基本情况数据采集。平台服务园区内硅基新材料企业59家,并实现6195台工业设备接入平台;
3.“能耗监测”:模块实现采集、对接园区企业的能耗数据,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大屏展现等多种功能,通过能源数据分析、预警,为园区节能减排提供数据支撑;
4.“园区推广”:模块实现与省级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账号互通,实现政策数据、需求数据、商机支持数据等数据的互联互通,为企业提供资源共享、协同制造、场景共建等数字化解决方案。
追求卓越 永无止境
十年磨一剑 今朝试锋芒
2021年凯盛AGM工业互联网平台获批安徽省行业特色型平台,2022年获批工信部专业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2023年入选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期获评安徽省“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写入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建材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双跨平台,也是双跨平台中唯一以研究院为主体的平台,为国家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开拓了新思路、新模式。
近三年,凯盛AGM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获得中国电子标准院工业互联网平台选型评估推荐产品证书、工业互联网成熟度评估获得工信部五星生态级证书、国家首批贯标的三星级平台。平台能力获评国家级大数据试点示范、优秀工业App解决方案试点示范、工业碳足迹监测平台试点示范等国家级荣誉。平台成效入选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十大典型案例、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青山杯”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创新大赛一等奖、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领先科技成果奖、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十佳应用案例。
无边界创新
凝聚中研院数字化力量和创新生态
2024年,中研院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即将从一个公司的内部科研与服务机构转型成为外向型工业企业数字化服务中心,挂牌省部级创新应用服务平台,包含企业联合实验室、技术检验测试中心、应用实训基地、产教中心等功能模块,这是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中,组织形态变革与创新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未来3到5年,平台团队将持续做强工业设计类、生产运营类、智能控制类三类产品能力。战略上,坚持做好国家、省、市三级数字化转型智库,勇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在工业与数字化融合应用领域保持领先;战术上,以咨询服务带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产品研发、以产品价值带动市场拓展,不断开拓创新,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壮大提供新模式、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起到更大的支撑和带动作用。